征稿启示
江密峰探奇征集诗词曲赋启事
(10月底截稿)
敬启诗友:
吉林市江密峰镇拟编辑出版《江密峰探奇》一书,其中第六编为:《今古咏叹》,收录吟咏江密峰的诗词曲赋,诗依平水,词依正韵,曲依中原音韵。时间为9月1日~10月31日。年5月1日前后出版《江密峰探奇》。入选者赠书代酬。希诗友们大力支持。
请将诗作投在本帖中,各占一楼,以免漏收。
初次参与的诗友,请在作品下附:姓名、地址、邮编、手机号,以便寄书。
江密峰镇
江密峰镇地处吉林市东部,龙潭区东南部,镇区距吉林市区仅14公里。东与蛟河市接壤;西与龙潭区江北乡、龙潭乡、天太管理区交界;南与丰满区相通;北与龙潭区杨木乡毗连;是吉林市的东出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江密峰镇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7.4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是龙潭区面积最大的乡镇。
基本信息
目录
1行政区划
2土地资源
3水资源
4物产资源
5当地资源
6经济发展
7农业发展
8重点企业
9新农村建设
10产业兴村
江密峰镇地处吉林市东部,龙潭区东南部,镇区距吉林市区仅14公里。东与蛟河市接壤;西与龙潭区江北乡、龙潭乡、天太管理区交界;南与丰满区相通;北与龙潭区杨木乡毗连;是吉林市的东出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江密峰镇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7.4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是龙潭区面积最大的乡镇。
行政区划
江密峰镇隶属吉林市龙潭区,下辖江密峰镇个行政村和1个经济托管区,1个街道。其中有4个朝族行政村。共个自然屯。全镇常住人口38,人,其中农村人口35,人,城镇居民人。镇内有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土家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人。其中朝鲜族4,人。有农村劳动力17,人,城镇劳动力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人。
土地资源
江密峰镇属半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林地分布广泛,森林面积公顷,其中国有林公顷,集体林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8.4%。耕地多分布在沟川与丘陵缓坡处,总耕地面积.5公顷。其中水田.2公顷,旱田.3公顷。土质优良、土壤肥沃。盛产优质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产品。
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丰沛,可利用的地下水储量为1.2亿立方米。地下水工程1.1万处,年可供水量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面积公顷。地表水丰富,共有8条主要河流,常年水流量牤牛河近2亿立米。牤牛河、南沙河、蛤蚂河流域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其中,牤牛河流域面积达到88万平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是华丹啤酒的主要水源。河道水利工程共有7处拦河坝,均设在牤牛河上,可保证公顷水田常年用水;蓄水工程众多,共有小(一)型水库4座,常年蓄水量万立方米。有小(二)型水库27座,常年蓄水量万立方米。有各类塘坝余处,常年蓄水量万立方米。水面面积总计可达公顷。工、农、牧、渔业用水有充分的保障。
物产资源
江密峰镇山多林密,以红松、落叶松、柞树、曲柳、杨树、白桦树等树。蕨菜种为主,活立木蓄积量90万立方米,材质细密,野生动植物众多,盛产蕨菜、山核桃、榛子等,林蛙、狍子、獐子等动物出没林间。开发林业资源,每年可放养柞蚕把,位居龙潭区首位。林蛙放养量可达80万只,梅花鹿存栏近千头;以牤牛河、南沙河流域为主,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盛产优质水稻、大豆及玉米。常年产量均在1.6万吨、吨、2.8万吨以上。其中尤以牤牛河两岸大米著称,口感细腻醇香,营养丰富,闻名遐迩,素有"贡米"之称。大豆含油量高,籽粒饱满,是食用油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当地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山体内多为花岗岩、玄武岩矿藏,花岗岩探明储量为0.9亿立方米,玄武岩探明储量为0.5亿立方米。质地坚硬、细腻,是优质的建筑、装饰材料。境内共设有各类石场10处,年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
野生动物资源
水面养殖以鲤、鲢、草、武昌等鱼类为主。湿地水草丰富,时有珍稀动物丹顶鹤、天鹅、野鸭等栖息。
旅游资源
充分发掘江密峰镇山川秀美,景色怡人的优塞外人家度假村势,按照发展旅游业提升三产档次,壮大三产规模的总体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休闲、度假、自然风光旅游规划。
年成立塞外人家度假村,年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改造,增设了滑雪场、冬钓馆、大型会议室等设施,改建后的旅游山庄可同时接待游客人,是吉林市比较大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经济发展
境内共有各类工业企业62户,其中以大成米业、双飚薪、博大有机硅、东重机械厂、福山门窗等为代表的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户。
同时,年末,江密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实现26,万元;招商引资可实现1.34亿元;规模工业实现产值3,万元;总体看,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农业发展
以大成米业、双飚薪玉米公司为龙头的绿色粮食生产园区基本形成,蚕园区内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全面推广了优质品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园区内粮食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年,普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在江密峰镇试验种植50公顷有机水稻和50公顷有机玉米,取得了成功,年可在全镇大面积推开;养牛牧业小区初见雏形,全镇黄牛饲养量达到了0.3万头;以万头有机猪场为龙头,全镇生猪饲养达到了2.8万头;以永利鹿业有限公司为主,养鹿牧业小区初具规模,全镇养鹿户近20户,存栏梅花鹿头;多种经营呈现多元启动,多业并举的良好局面,养蚕把,种植灵芝、食用菌1万平方米,瓜类生产面积达到公顷,繁育红豆杉幼苗30余万株。
重点企业[size=10.px]吉林市绿源食品厂
公司成立于年,是吉林省真空装玉米企业、首家获得QS认东重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证的企业。公司主要对外经营真空玉米系列、真空包装熟食等。年已和当地农民签订公顷的玉米订单,主要销售渠道为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大型超市,部分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吉林省东重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吉林省东重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江畔江密峰镇唐坊村,风景秀丽。公司年组建,主要生产石油、冶金和矿山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的混凝土搅拌机和塔式起重机及备件、水处理设备辅助机等机械产品和石油钻机用刹车块。公司占地面积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各种设备70余台,净资产1万元;职工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人,高级工程师10人。有一支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职工队伍;公司具有一定的生产制造和安装调试能力;产品检测手段满足质量要求,已取得了GB/T19-ISO9质量体系认证。为大庆、辽河、吉林油田提供各种石油钻机备件和石油钻机刹车块。公司是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石油钻采配件一级网络成员单位,也是大庆、辽河、吉林油田物资装备供应网络成员。
吉林市福山门窗厂
吉林市福山门窗厂,始建于年,位于江密峰镇唐坊工业小区,占地面积4多平方,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金万元,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名,中级工程技术人员3名,初级3名。随着门窗行业市场的创新,企业产品品种逐年增加,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门窗厂。建厂以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tmp.png玉米加工来,先后参与了三十万吨合成氨建设,六十万吨乙烯扩建工程,以及吉化第三、四次创业大型工程的建设。福山门窗,品质先锋。专业生产民用及工业厂房,装饰装璜类门窗,设备齐全,制造精良,满足市场不同层次需求。
吉林市双飙薪玉米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市双飙薪玉米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号,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余平方米。公司创立于2年,注册资金万元,总资产千万元以上,职工近百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有20余人。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玉米特强粉、玉米挂面、速冻玉米水饺等系列玉米食品,销往全国各地的食品加工企业及餐饮行业。由于采用了世界首创的水中超细加工技术,以玉米特强粉为原料的食品口感筋道、细腻、滑爽并且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年可生产玉米特强粉系列产品千吨以上,现产值万元,销售收入万元,利润50万元。公司的后续研发能力极强,拥有2项发明专利。
吉林市双飙薪玉米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瞩目,曾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项目奖"、"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吉林市绿色环保健康产品"等称号。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张子飚先生荣获"吉林省创业先锋"、"吉林地区十大创业标兵"并当选为吉林市政协常委。
吉林市双飙薪玉米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坚持"团结、自强、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恪守"用户至上,信誉为本"的经营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参与加入WTO之后的国际竞争,以创新求发展,以信誉求生存,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
新农村建设
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江密峰镇吉林市试点镇和蛤蟆河子联合村试点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江密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江密峰镇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瓜规划》和《江密峰镇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所拟定的奋斗目标,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搭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框架,故在基层认真举荐、镇党委、镇政府实际考察,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建了《江密峰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及村级各类专业协会22个(黄金村农业协会、朝鲜族村劳务输出协会、南沙村黑木耳协会、胜利村养蚕协会、蛤蟆河子村食用菌协会、双桠山村西瓜种植协会、崔屯村林牧协会、石咀子村养鹿协会、望马沟村经济人协会、夹信子村养殖业协会、唐房、高家村养猪协会、新道村蚕业协会、新山村养鱼协会、茶棚村果树协会、龙家村种植及养殖业协会、江密峰村种植及养殖业协会、小川村林牧果药协会、榆树沟村养殖协会、东方红村养鹅协会、中北沙村养殖业协会、江密峰镇苗木协会、毛皮动物协会),登记了12类,个专业户。决心用协会及大户的发展带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各户及整体经济的发展,使这些组织和专业大户队伍的组建能够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
产业兴村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实施产业兴村、带村,推进"一村一品"。积极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养农村经济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全镇新组建龙家村农机协会1个,民政注册登记协会6个,其中备案5个,法人登记1个,培养农村经济人个,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年可创收0万元。全镇已形成永胜、榆树沟的石材,双桠山的西瓜,南沙村的黑木耳,江密峰村的蛋鸡,振兴、黄金、下江的有机稻米,新道村的"北五味子",高唐村的劳务输出等多个形成规模的产业村。
张福有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