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老张种的水稻,可占了“大便宜”:同样一亩地,到了秋收,老张家的产量比别人家多收了一成多,人家一亩地收个650多公斤,老张家的亩产量却多收了60多公斤
一年下来,老张跟着技术人员忙前忙后,自己也基本学会了高光效种植的技术和方法老张表示:如果明年气候条件和插秧期间的雇工能保证,自己还打算再扩大一些高光效水田的种植面积
虽然是新技术,可老张却没怎么操心,因为从种到收,镇农业站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指导小组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在春耕前,技术人员对像老张这样的种植示范户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培训,发放了宣传单和光盘等学习资料;在插秧期间,市里不仅为他提供了4.5万元的资金扶持,还无偿提供使用两台插秧机帮助其在最有效的期间完成插蛟河市白石山镇邮编秧工作;在接下来水稻生长的关键技术环节,技术人员在水田灌溉、抗倒伏、抗病虫害等各个环节中,都派专门技术人员到地头进行具体指导
“这么高的产量,还不多亏了高光效种植啊!省事又高产,我今年算是尝到甜头啦!”张家明乐得合不拢嘴
张家明是蛟河市天北镇曙光村的水稻种植大户,也是天北镇招商引资企业——“天泉米业”的老板
“喂!是聂先生吗?你要的5吨大米刚才发走啦,你就放心吧……”“好嘞,张老板,只要您觉得我们的大米品质过关,咱们来年再合作!”电话一撂,张家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附近的稻米加工厂催促加工下一批稻米
记者在蛟河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从试点的天北镇和拉法街两个水稻高光效栽培示范区的实际测产情况看,水稻高光效栽培比常规蛟河市卫星地图栽培和宽窄行栽培均表现出增产增收,平均增收11%而且,水稻田推广高光效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只是增加了一个调整垄向的过程,不增加成本和费用,易于操作,农民很容易接受
让老张高兴的喜事还不止这一个,就在前不久,他注册的“松江源”牌水稻已由国家“绿稻办”批准,喜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有了这张牌子,老张的水稻每公斤最低也可以卖到12元钱
老张所说的“高光效”,是一项水稻种植新技术据蛟河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是今年吉林省重点推广示范的一项新技术,落实到蛟河市的水稻种植示范点有2个,其中就包括张家明种的300亩稻地
说起老张的水稻生意,那在当地可是有名气的老张不是本地人,3年前,他来到天北镇曙光村成立了“天泉米业”公蛟河市招聘信息司,利用当地土地流转种植了90多公顷的水稻,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老张怎么能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