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今年起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阳煤煤层气产业链延伸年减排温室气体20万吨
晋中城区1年建成18座过街天桥
从“老虎嘴里”抢食的人:山西公司进军北京记
山西回应“女代课教师执教40年月薪”
B.国内新闻北京新纪委书记李书磊:14岁上北大曾被称“神童”
福建宣传部长李书磊任北京市纪委书记
火箭军多支导弹旅展开实战训练多箭齐射
四川犍为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
人民网董事长马利辞职
中国建成南海“岛礁空港”可起降大型运输机
吉林蛟河疑现东北虎足迹两头野猪被捕食
湖北一局长用公款向上级送2.3万元礼金
武汉地铁工地疑挖出天价乌木硬如岩石
书画鉴定家留2亿遗产儿子与遗孀对簿公堂
湖北:4名小学生为看“碎石被火车碾压”逼停2动车
深圳滑坡一名幸存孕妇元旦诞下新年宝宝
广州毒保姆精神鉴定正常庭审时大哭拒不道歉
C.国际新闻搞错!美“暴动民兵”是一群牛仔占楼抗议政府
伊朗总统谴责抗议者焚烧沙特驻伊使馆
俄“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进入地中海执勤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沙特将“血债血偿”
IS人弹强闯前美军基地炸死15名伊士兵
D.文化体娱王思聪开生日趴林更新道贺据说百位嫩模也在场
商家公开播放盗版《寻龙诀》乌尔善怒斥侵权
1亿赌注猜寻龙诀票房,宁财神微博追债
王栎鑫不满女儿被骂丑曝网友隐私引争议
刘晓庆获73岁富商老公庆功夫妻二人相敬如宾
王珂又回来了,发文赞刘涛为“用心的好演员”
罗志祥女友被讽整容怒斥网友:脸是我自己的
基因好!郑爽与爸爸录节目爽爸高大帅气还很潮
张晋示爱蔡少芬与女儿:我生命中最美的音符
北京朝阳法院发送限制消费令老牌歌手张行在列
海清被曝怀二胎身穿宽松白衣小腹凸起明显
谢娜美国见馄饨要吃两碗网友:怀孕胃口变大?
李亚鹏带女儿海边度假李嫣长发飘逸双腿修长
E.生活服务民政部出台新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新增多项便民措施
北京烟花销售期仅10天,价格较往年稳中有降
元旦全国23场万人以上活动全部安全举行
中国推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官方标准TVOS2.0
F.健康养生养生专家推荐给身体虚弱、疲劳乏力、怕冷的人喝的一道汤:选用乌鸡克,枸杞15~20克,百合30克,黄芪10~20克;鸡肉洗净,大火煮开后捞出清除血污,再放入高压锅或炖锅中,加入枸杞、百合、黄芪以及调料,炖烂即成,喝汤吃肉
早餐距前一顿晚餐的时间最长,一般在12小时以上,体内储存的糖原已消耗殆尽。不吃早餐,糖原不能及时补充,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就会出现饥饿感,大脑的兴奋性随之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所以每天都应该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以保证机体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G.历史上的今天年1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诞辰
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年1月4日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年1月4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
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年1月4日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生效
年1月4日中央纪委成立
年1月4日葛洲坝大江截流工程胜利合龙
年1月4日我国与乌克兰建交
年1月4日我国与塔吉克斯坦建交
中国经济将如何走:40家权威预测一网打尽年的中国经济会怎么样?经济学者的演讲、证券机构的研报、智库的报告、投行的分析,大多于此相关。年的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前景依然充满变数。明年的经济看多还是看空?经济增长曲线是“L”型、“V”型还是“斜坡”型?股市会像年一样再疯狂一次吗?人民币会不会大幅贬值?对这些问题,预测者众说纷纭,有共识,也有明显的分歧。搜集了近期国内外对年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这些预测者包括11位经济学者、23家金融机构及其研究者、6家智库。
经过对40家预测的梳理和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几个要点:
1
中国经济继续“探底”。“探底”,是众多预测者对明年经济所处阶段的概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年中国经济处于探底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也称中国经济“在一轮周期的低谷当中,明年经济不可能恢复正常”。
“探底”一词,耐人寻味,既蕴含着经济下滑时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又有希望尽快触底反弹的意味。
在悲观者看来,下滑深不见底,而少数乐观者则预言底部就在下半年。
2
明年中国经济不乐观。
在40个预测者中,有18个预测者对明年经济态度倾向悲观,他们看不到可以扭转经济下行的力量,占比达45%。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WillemBuiter甚至警告,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中国首当其冲。
不过,另有12个预测者对持较乐观态度,占比30%。他们倾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度下降,且很有机会在下半年企稳乃至反弹,未来依然可期。
总体而言,年中国经济的看空者偏多。但是,如果“去库存、去产能”加速度,房地产投资及时回暖,年中国经济下半场或值得期待。
3
GDP增速6.5%可能性大。
在年GDP增速的预测中,有40%的预测结果一致认为明年增速会是6.5%,仅有20%的预测认为明年GDP增速高于6.7%。
十三五期间,官方设定的增长底线是6.5%,如果年跌至6.5%,十三五的增速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
年经济走势会是“V”字型吗?
虽然在40个预测者中,超过一半认为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延续下滑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1个预测认为,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V”字型。
经济学者李稻葵的意见最为典型,他认为:“明年上半年的政策刺激将在下半年见效、房地产投资会在下半年回暖,明年增长会前低后高。”
年中国经济走势能否实现“V”字反弹,房地产投资是关键。
5
供给侧改革无力扭转年经济走势。
供给侧改革是高层新提出的经济治理新药方。一共有11个预测者提到了“供给侧改革”。
但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效果,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
看好者如有经济学者马光远,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精义就是减税,年将会有实质的减税措施;不过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供给侧改革需要3—5年来贯彻,对年的经济运行影响有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甚至预测,供给侧的改革并不会马上带动经济增速,相反,还会暂时性地使中国经济增速降得更低。
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棋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下,供给侧改革能否快速奏效,力挽颓势,对执政者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是年经济的一大看点。
以下是40个预测者对年中国经济的前瞻判断:
悲观派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态度:偏悲观
1.供给侧的改革并不会马上带动经济增速,相反,由于改革的深入,还会暂时性地使中国经济增速降得更低。
2.希望年是最差的一年。但只要改革决心足够坚定,中国经济触底回升是可以预见的。
渣打银行
态度:偏悲观
1.决策层更倾向于利用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来支撑GDP增长,达到至少增长6.5%的目标。
2.考虑到中国债务杠杆比率较高且不断上升,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较08金融危机期间更大。
巴克莱银行
态度:悲观
年中国经济将放缓至6%。
陶冬(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1.宏观政策重点转向供给侧,在方向上正确,不过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来贯彻。年的重点或许在去制造业过剩产能和降低企业负担上。
2.在美国联储加息、中国出口面临寒冬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正在成为利率、准备金率之外的第三个货币政策工具。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大概率事件。
3.政策性利好和盈利利空,是股市的两股相持势力,也决定了年股市的波动格局。年的股市,买股不买市。
宋宇(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放缓。预计人民币汇率明年有非常小幅的贬值,前提是美元有效汇率走强。
WillemBuiter(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悲观
年开始全球经济将出现衰退,中国将首当其冲。
陈世渊、欧乐鹰(彭博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1.鉴于经济增长风险仍然稳固倾向下行,年仍需要稳定地加大政策支持。
2.普遍预测人民币兑美元到年末将达6.60,预测区间为6.24至7.65。决定这一前景的关键变量是美元的走势。如果美元急剧上升,会迫使人民币加大与美元的脱钩,以维持实际有效汇率平稳,并支撑出口竞争力。
CNN财富栏目经济学家调查
态度:悲观
1.尽管担心中国经济下行,但北京不会推出重大刺激举措,明年举行的“两会”也不会推出重磅刺激计划。
2.人民币继续贬值。人民币将在年底跌至7.50。
野村证券
态度:悲观
中国经济增速在年降至5.82%。
广发证券
态度:偏悲观
年上半年,在“保增长”政策和地产投资恢复的带动下,经济有望维持弱稳定年下半年,随着财政支出后继乏力、地产周期结束、传统行业供给收缩,经济再次“下台阶”。随着经济下台阶,利率水平也将进一步下台阶。
惠誉(评级机构)
态度:悲观
中国GDP增速年放缓至6.3%
汪涛(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1.房地产新开工有可能在年年中恢复增长,甚至全年可能正增长,但是中国的总体建设活动增速还需1-2年才能看到触底回升,而工业和采矿业完成去库存和去产能则需更久时间。
2.去产能不会一蹴而就,但年去产能步伐将有所加快,银行也会加快清理坏账,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就业和消费。
3.6.5%或以上的年GDP增速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实体经济的反弹可能会持续到年年初,但年财政支出后继乏力,加上金融服务业的基数在年二季度达到高峰,年二季度的下行压力较大。
郑名凯(中国内地和香港策略部门负责人):
态度:偏悲观
1.年上半年经济会相对疲弱,最早要到年经济才会企稳,但所需时间可能会更长。中国经济需要两至三年才能走上稳定增长轨道。
2.尽管经济放缓,但中国消费者仍有增加消费的愿望。他们会增加基本生活用品支出,还会进行品牌升级。旅行是一大消费热点,几乎所有调查者都有旅行计划。
宋国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态度:偏悲观
1.高投入低回报率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后3-4%的投资回报率就已经不错,5%就是赢家。像过去一样拿块地捂着就有暴利,抢个矿就赚大钱,买套房也大赚一笔的时代很难再现。
2.过去8%的投资报酬率都看不上,今后市场上平均的理财产品利率再有5%,甚至4%以上都很难。如果谁还想再通过高杠杆盲目投资,那非常危险,劝大家尽快以平和的心态接受3-4%的投资报酬率。
彭文生(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偏悲观
1.明年会多次降准降息,降准可能要达到9次,降基准利率2次、50个基点。为什么这么多?无论从金融周期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更长期的结构性角度看,我们都面临需求相对供给不足,均衡利率下降这样的大环境。在这样大的逻辑下,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宏观政策环境。
2.中国股市看什么?我们的估值虽然比年低一些,但也是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经济增长下滑,企业盈利下滑,明年企业的盈利要比今年进一步下降,所以看估值和看盈利希望都不大。因此,明年影响中国股市的关键是流动性,货币放松带来的流动性的推动。
摩根士丹利
态度:偏悲观
1.年中国将会至少降息两次,有可能在明年第一、二季度进行降息。中国政府可能继续维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将提高至3.5%。
2.迫于潜在的资本外流压力,央行应确保13%的M2增长。
3.人民币对美元在年上半年继续贬值,至年底在岸人民币将跌至6.80附近。
4.受经济周期影响,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6.7%。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态度:偏悲观(存疑问)
1.年GDP实际增速或为6.6%。
2.年将是中国持续探底的一年,但在年末或出现筑底趋稳迹象,年中后期到年初宏观经济将逐步回暖。
3.从供给角度看,受工业萧条持续冲击,第二产业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逆势上扬,增长较强劲。
乐观派
吴晓波(财经作家)
态度:乐观
1.年面临着重重困难,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在一个下滑的通道里面,我们所谓叫做新常态通道,广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苦日子,远远没有到头,甚至仍然暗无天日,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了新兴中产阶级已经崛起,新的消费能力正在诞生,无论是内贸也好,无论是外贸也好,存在着种种变革的可能性。
2.中国经济没有崩溃掉,中国的改革信心没有丧失掉,未来是理性创业,野蛮成长时代将在年结束。那些讲概念、玩花样,做题材的创业者将离开中国产业的下半场。各位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商品,有一个好的产品,有一个好的服务,你一定在中国可以找到一个好的资本和好的消费者帮助你走的很远。
3.我们在年会看到硬件革命,今年我们发现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移动应用会大规模地丰富,可穿戴设备在、年的某一个时间点以某种方式最终改变了我们所有的商业生态。
樊纲(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态度:偏乐观
1.中国经济在一轮周期的低谷当中,明年经济不可能恢复正常,产能过剩、坏账,包括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坏账等问题还没解决。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远远没有结束。
2.现在无论是6%还是多少,还是正增长,到不了衰退的地步,到不了企业大规模倒闭破产的地步,这就是好处,坏处就是时间持续会比较长。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领衔撰写)
态度:乐观
1.年中国GDP增速为6.8%。
2.年全球经济增速有利于中国出口。IMF于今年十月份发表的报告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比今年高0.5个百分点。从世界经济情况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前景相对乐观,欧洲其他国家及日本经济也逐步趋稳。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目前面临严峻挑战,但由于今年基数很低(比如IMF预计俄国和巴西今年实际GDP分别下降约4%和3%),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复苏。
3.房地产销售回暖一般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速度加快,后续投资将回升。销售端的热度向前传导到开发端一般需三个季度左右。但考虑到上述下行压力,,即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企稳回升更可能发生在明年下半年。
《中国经济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报告)
态度:乐观
1.在经济探底过程中,如果能避免系统性风险,乐观估计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底部有望在年出现,年、年经济增速会企稳并略有回升,但幅度十分有限。“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有望趋稳,中高速增长平台将基本确立。
2.预计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年基础上继续放缓,之后几年低位企稳。
贝莱德(美国智库)
态度:乐观
中国经济或软着陆,有望为新兴市场提供周期性助力。
《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
态度:乐观
1.预计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上半年GDP增速为6.5%左右,下半年增速为6.8%左右。预计年年中我国经济将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
2.预计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约为3.6%,比年降低0.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年粮食可能减产造成的;预计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5.4%,较年降低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6%,比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
态度:乐观
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仍可维持7%左右。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态度:乐观
1.年应该说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我们做了一个梳理,总体结论三句话。经济缓慢下行,政策托底对冲,市场波动加剧。
2.从三次产业拉动的情况来看,不会有太明显的波动,应该还是三产贡献继续上升,二产贡献相对下滑的趋势,这种贡献其实是被动式的或者说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式,主要是被动式的贡献度提高。
3.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美丽中国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十三五规划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并首次提出“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和“美丽中国”概念。生态环保作为一个产业已经站在了更大的风口上。
4.房地产销售在年回光返照,年将再次回到现实。房地产投资的情况要比销售更糟。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年施工面积负增长,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全年负增长。地产投资的下行是好事,如果地产投资明年回升,只会让房地产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李稻葵(经济学家)
态度:偏乐观
1.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我刚刚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影响面往往超过速度所表达的力度。按照目前这个态势还要下滑至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
2.种种迹象表明,我个人观察是年的经济工作重担还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性稳增长、保增长。所以,明年上半年,我的估计、我的预计是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调动地方积极性,包括给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正面激励,树榜样,破格提拔,鼓励创新,鼓励多试。通过这些办法把已经批准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落实下去,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会密集布局,到明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会逐步发力。这是一个因素会导致明年的增长前低后高。
年恐怕是前低后高。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在年中可能有所逆转,年底有所回升。
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乐观
1.年经济增速将高于年,GDP7%
2.房地产重登大雅之堂,年房地产投资将回升。
黄剑辉(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态度:乐观
1.预计年GDP增长将由下行趋势转为企稳趋势,全年有望实现6.7%的增长。从供给侧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未来“双创”将重点服务于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领域,其中,服务业领域通过创新植入互联网基因已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在不断涌现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甚至不少创新企业已开始倒逼制度改革。预计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5.7%左右,其中新型制造业增速将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水平,服务业将增长8.6%左右。
《经济蓝皮书》(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等机构联合报告)
态度:乐观
1.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
2.中国股票市场年的运行轨迹将发生明显变化,股票市场价值波动中枢不会有太大变化,上证综指很可能在点至点的范围内波动,稳定健康的“慢牛”值得预期。
谨慎派
李迅雷(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态度:谨慎
1.年人民币也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央行近期的出招还是很聪明的,因为迟早美国会加息,与其加息后人民币被动贬值,不如趁加息前主动贬值。美国加息之后,美元指数也未必继续走强,而目前人民币指数与去年同期比,只升值了2%。这两方面考虑,决定了明年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2.年最大的风险或是民间债务链断裂事件的增多,不仅导致刚性兑付被打破,而且会引发市场恐慌。因为中国最大问题还在于企业的债务过重,这会增加银行的坏账,当然银行对坏账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但国有企业的债务已经达到78万亿元,还没有计算民营企业,这样的债务规模应该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3.年的一致预期是降息空间很小,降准空间较大。对财政政策的预期也是一致的,即赤字率将提升至3%。财税改革的空间不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信证券
态度:谨慎
1.“松货币”还将继续,但由於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下降,“宽财政”将戏份更多,以支持基建投资。预计政策效果将於下半年显现,经济增长前低后高,全年达6.5%。
2.人民币贬值压力依旧。全年预计降准个基点、降息2次,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在波动中贬值5%。
3.虽然全面减税既能刺激需求,又可改善供给,但因涉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难度较大。由於预算内财政政策空间有限,“准财政”的戏份更多,比如,专项金融债规模预计会比年大。
薛海轩(招商证券宏观研究部主管)
态度:谨慎
我们预计明年增速下滑的幅度有限,而且趋势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前低后高的走势,这是一个短期企稳的迹象。
年人民币汇率会在6.21%-6.59%这样的区间波动,美元走强人民币就会弱一些,但是美元弱人民币就会阶段性地走强,不要以人民币的趋势贬值作为一个简单的前提,否则的话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
李朴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
态度:谨慎
1.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有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则要更加松紧适度。
2.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低迷、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剧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外部影响。而从国内看,需求增长依然偏弱,行业、企业以及地区分化还在扩大,供给结构调整一时还难以满足需求升级的需要。
巴曙松(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态度:谨慎
1.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剧烈波幅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情况是像近三年来所呈现的窄幅波动。
2.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转化,许多传统行业面对的局面将依然艰难,而诸如环保、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前景则颇为乐观。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态度:谨慎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去产能化,产能严重过剩,这个仍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二是环境对我们的约束,需要加快我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第三个是贫富差距的拉大,“这是未来对中国经济的重要约束”。
任泽平(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
态度:谨慎
1.未来经济将呈L型,但仅是加杠杆下的弱平衡,金融风险事件将逐步显露。他预计年还有1次降息5次降准。
2.改革的关键之处是将旧产能进行系统“出清”,把新的产能放活。房地产、重化工业、制造业将成为重点出清行业,并通过放活来消化这些不良,来吸收从工业里面肃清出来的劳动力。
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态度:谨慎
明年国内经济存在两大风险因素。首先,在制造业进一步走弱的情况下,预计服务业将保持韧性。风险在于制造业下滑的影响获将扩散至服务业并拉高失业率。制造业走弱也可能引发更多违约并触发金融风险。其次,年房地产投资将进一步放缓。
马光远(经济学者)
态度:谨慎
1.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描述看,为企业减负可谓年中央经济工作最大的亮点。
减税减负是美国供给学派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如果中国的供给经济学和美国的供给学派学习,最该学习的就是减税。如果再不给企业减负,明年出现企业倒闭潮,一切就来不及了。
2.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历史性巨变的转折点,传统的行业面临残酷的洗牌,但在告别高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只是完成了中国经济的温饱问题,只不过刚刚结束了“低垂的果实”的阶段。下一个周期如果真的通过供给侧改革,打破垄断,解放企业的积极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3.明年为了完成去库存的任务,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财政补贴,住房金融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动作,20%的首付肯定会推出,各种短期的措施都意味着买房可以享受刺激的红利。一线城市、重点城市以及未来人口流入的城市,肯定是买房的最佳时间窗口,至于投资其他城市的房地产,意义并不大。如果为了居住买房,明年肯定也是好的时机,毕竟政策的刺激力度不会小。但也是仅此而已。
集团产品行情
浅水湾城市花园现房销售价:元/平米
鸿鑫煤业精煤销售价:元/吨
中煤销售价:元/吨
互通建材商砼销售价:元/方
互通汽贸斯柯达晶锐:元
北汽幻速S2:元
互通科技园写字楼出租年元/平米
标准车间平米招商
服务赵阳艳-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