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标兵
文/姜星桓
往事如烟,有一只身影挥之不去:他曾经是神州大地上的风云人物,也曾是我心中的偶像。你如果经历了那个时代,你肯定也知道他是谁!他是知青的标兵,时代的楷模,得到了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的接见。当时,《吉林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了他的事迹,标题为《洒满阳光的路》。
他是吉林市人,年高中毕业,为了摆脱家庭出身不好的政治阴影,他放弃了高考,学习董家耕,主动要求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乡后,他和他的伙伴们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年后,他被推荐为生产队队长,同时成为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典型。正当他们踌躇满志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而他们选择的道路,被视为“下乡镀金,捞取政治之本”的修正主义路线加以否定。他的伙伴们带着幻灭和彷徨返回了城市,而只有他坚信自己的选择,独自留在农村继续奋斗。后来,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迎来了新的春天,被提升为大队书记,成为了千百万知青学习的榜样。
我认识他是在年1月,吉林市首届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上。与会知青代表有郊区及外五县(永吉县、舒兰县、桦甸县、磐石县、蛟河县)上千人。在吉林市政府会议礼堂的主席台上,他做了长达一个小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经验介绍。他讲得非常生动、精彩,震撼了与会代表的心灵,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特别让我感到幸运的是,会后住宿时我和他被安排在同一个宿舍,而且是床挨着床。我们都是郊区的知青代表,他下乡地点是孤店子公社曹家大队,我下乡的地点是九站公社寇家大队,两个大队离得不远。他平易近人,诙谐幽默,我们俩一见如故,整整谈了一宿。在我的要求下,他给我讲了他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年文革开始,他的伙伴们临走时把集体户的猪杀掉,吃了一顿悲痛欲绝的最后晚餐。他们走后,集体户就剩下了凄凉和孤独。文革初期,他还组织社员批判过地主富农分子,然而发展到“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阶段,他也被打倒。理由是他在组织生产时,用极其恶毒的语言谩骂了贫下中农,即“你干的这是什么活?一点都不利索,简直是西瓜皮揩屁股——水了把擦。”
第二天上午,大会组织参观学习。下午,分组讨论。讨论时,时任吉林市委书记、军代表巩玉然和市长魏敏学前来慰问我们,并与每一位知青代表一一握手。晚上,大会组织知青代表们到江城剧场看文艺表演。当时,人多车少,先上去才会有座位。
我和他在“哪一台客车是我们郊区代表团乘的车”的判断上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按各自的判断先上车,坐对了的给另一方占个座位。结果,我选对了。他上车后,我对他说:“怎么样?我说对了吧?”
他说:“别说了,我已经够伤心的了!”说着做出了伤心状的表情。多么智慧的语言啊,我当时被他绝妙的回答所折服。遇到这样的对手,即使再有进攻性性格的人也会鸣金收兵。后来我想,或许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他已成为公众人物,为抢一个座位毁了自我形象很不值得!
北国江城的一月,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由于上游丰满电站继续发电的缘故,江水仍没有封冻,岸边的杨柳披上了一层银色的树挂,形成了风景独特的世界奇观——雾凇!我们上车不一会儿,车窗玻璃上挂满了霜。他用手指在窗玻璃上几笔就画出了人头像漫画,观看的知青无不赞叹!他说,孩提时他有过当画家的梦想。他还给我背诵整段《焦裕禄》书的开头,抑扬顿挫,如临其境。认识他,我才真正理解了“才华横溢”的含义。
文艺节目很精彩,舞蹈、相声、表演唱,赢得了阵阵掌声。最感人的一幕是小学生给我们知青代表献花,看着小学生真挚的表情,双手接过花,每一位知青代表几乎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晚上,他继续给我讲了一些听起来风趣,品起来苦涩的往事。他说,他娶了一位农村的姑娘,他结婚时很穷,只给妻子买了包袱皮儿(方言,包东西的方巾),而他的妻子给他买了裤腰带。
第三天,会议结束,我们郊区代表团知青在一起合影留念。
(照片中第三排左数第七位是赵军翔,第一排左数第八位是李学,毛主席接见过)
年,郊区组织了一次知青代表座谈会,通知我参加。但因我刚被调到后进生产队当队长,工作太忙没去成,错过了与赵军翔再次会面的机会。后来听说在座谈会上,他对“某位知青典型设计出改变农村新面貌的宏伟蓝图后,自己却跑到城里当官去了”的表现提出了批评。他就是这个性格,看见不合理就要说!
其实,当时对于大多数知青而言,对于他能够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做法都很佩服,但没有几个知青真心愿意向他学习,包括我在内。我不愿意扎根农村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与工人相比,农民的医疗和养老没有保障。年末,我在公社基本路线工作队的时候,得了一场重感冒。医院治疗过程中,我发现知青医疗费全部自理,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下乡前,我还享受国营职工家属待遇,医院看病,医疗费自己只承担一半,另一半由企业负担。
二是农民还是靠天吃饭,遇上灾年生活水平下降。年秋,稻子将要成熟时,被一场大冰雹打落下来,有的生产队颗粒未收,白辛苦了一年!后来我被调去当队长的生产队,就是当年雹灾的重灾区,劳动力每十分工倒刨三四角钱,全年吃返销粮,主要是玉米面。我刚下乡时,所在的生产队因头年早霜吃返销粮,第二年才开始交公粮。
三是只身留在农村,没有归属感。同学们上学的上学,招工的招工,先后都走了。没有了同伴,就如单飞的孤雁,没有乐趣。没有广大知青作后盾,工作起来心里也感到不踏实。我心里清楚,个别知青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个人优秀,而实质上是社员和社会对“知青”这个群体的认可。
当然,我比别的知青多一条出路,那就是“提干”。当时,公社主管干部的领导曾经找我谈:郊区政府目前正缺少年轻干部,只要我写一份“扎根农村六十年,招工招生不回城”的倡议书,我就会被提拔到郊区政府部门从事领导工作。这是一个文字游戏,因为我没说“提干”不走啊!我相信,如果我能理解其中奥秘,其他知青也会明白其中的猫腻。那么,我不就是掩耳盗铃吗?会给世人留下笑柄的事,我不做!
“知青”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都是有信仰、有追求的热血青年。由于他们在小学时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并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由于他们经历了“文革”时期,在他们身上残存着“红卫兵”的造反精神——不畏强权,追求真理!
这些矛盾的性格表现在现实,就会发生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农村时,我的知青伙伴们,包括老户知青在内,只要我号召就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而对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大队、小队领导指示置若罔闻。刚进工厂时,同我一起被招进工厂的知青有40多名。我们这些新学员(当时厂里对我们的称谓)上岗前培训长达半年多,除了一个月的学习,就让我们干一些艰苦的体力劳动。有趣的是这些新学员们只要我组织(临时团支部书记),干什么活都没有怨言。然而,只要我请假离开了工厂,连主管分配的劳资部门领导也无法调度他们。
这些奇怪现象,我自己也一直感到不可思议。但有一点必须说清楚,那就是当时我把他们组成了严密的组织,并层层设专人负责,有成绩是他们的,有棘手的问题我亲自处理。与生产队或工厂交涉时,我维护大家的利益,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所以,生产队或企业在决定政策时,也考虑到了我们的利益。或许,这正是“知青”们表现出“匪夷所思”的根本原因。
(年8月26日,华国锋、李先念、胡耀邦、王震、余秋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同出席全国先进知青代表座谈会的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年我在工厂的时候,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看到了华国锋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知青代表的照片,其中就有他的身影。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年,又否定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当时,社会上还传言他是政治骗子。那时,我想起了一则谚语:“鹰有时候比鸡飞得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
年我出差时,在火车上偶然遇到了他。他高兴地向我介绍了他酿酒的经验,他说酒刚酿出来时是60度,运到商店时酒精挥发了一些就剩下55度了。商店为了多赚钱,一般都会兑10%的水,我们老百姓喝的酒一般也就45度。他说这些话时候,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气吞山河的气势,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沮丧(或许是我的错觉),但是他始终没有说一句对时局的评价或怨言。
我是个直性子的人,当时忍不住说了如下的话:
“老兄,我看到了华国锋接见你们的照片,我也拜读了关于您的事迹报道。或许,那是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没想到几年功夫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我想,所谓的典型是国家推行某项政策的产物,推行知识青年下乡政策,你就是典型,否定了这项政策,典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许在别人眼里你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但你自己没有变,你还是你,你仍然是有头脑、有胆识的你!”
“我想,一个人荣誉心太重了,很容易成为舆论的奴隶。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现在已经不是政治挂帅的年代了,我认为你应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主席语录),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相信,只要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不了多长时间,你还会是在神州大地上翱翔的雄鹰!”
当时,他听得很认真,但未置可否。不过,临别时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谢谢你的关心!”
(年赵军翔与在复旦大学同学合影,左三赵军翔)
年,我在《江城日报》上看到了一则有关他的报道:“复旦大学研究生赵军翔因车祸住院,医院补课。”真的是他吗?我都不敢相信。我真佩服他!当时他的年龄应该有三十七八岁了,他又回到学校去读书,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而且学习得很不错。不然,医院补课呢?他的举动真是“非同凡响”!
年,我听说他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厅多种经营部。我闻讯前去探望,据农业厅的同志讲,他已去了深圳。看来,那时他已经意识到深圳将是新时代的曙光,而且他将一如既往地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从此,中国走进了新时代。
这只展翅飞翔的雄鹰,你能猜到他是谁吗?他的姓氏是“天下有名头一家”,他的名字如飞翔的军营一样有动感。他就是有人在《知青思考》里提到的,年在全国知青特别会议上,仗义执言营救落难的河南著名知青薛喜梅,并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妥善解决上海知青返城行动,倡议彻底解决知青问题的东北知青代表——赵军翔!
作者简介:姜星桓,曾在中国水电一局宣传部工作,曾为《东北水电报》《南水北调中线报》撰犒。后来从事过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工作。他把人生感悟不断地发表在网上,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共鸣: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是《春来草自青》,被多家教育网站转发;反响最大的评论是《对汽车年检制度的剖析》,被全国众多汽车网站和知名媒体引用。他曾用的笔名:达西、梦山玉竹、金猪星仔,他的人生格言:感悟真知,扬帆远航。
《咱们村》原创文学
第期
订阅号zmc-
长白山下第一湖白山湖,家乡人的资讯平台:文学原创,生活百科,旅行摄影,山货特产。咱们村--地球村,让咱们村走出深山,让世界认识咱们村!
年9月19日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九
丙申猴年丁酉月画甲辰日
《咱们村》编辑部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