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11时35分,记者在珲春站登上长珲城际铁路正式开通的首发列车——C次列车,前往省城长春。一路上,记者感受最多的是中外旅客对高铁开通的喜悦,对司乘人员高标准、高质量服务的赞叹。
记者乘坐的列车几乎座无虚席,行驶3分钟后车厢两端显示车速公里/小时,列车相当平稳,一位男旅客竟能把5角硬币立在窗台上。约15分钟后,4号车厢两位身着朝鲜族服装的姑娘开始翩翩起舞,吸引了许多旅客观看。原来,这是列车员在进行才艺展示和礼仪展示。沈阳铁路局吉林客运段副段长任凤霞介绍说,新开通的长珲城际铁路经过长春、吉林、延边及中朝俄边境地区,朝鲜族、满族等多民族聚集,俄、韩等外国旅客会经常乘坐,民族多样,文化多元。他们以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为切入点,从人员录用和培训上狠下功夫,人员全部为专业铁路院校毕业生,在培训上力求让每名列车员都懂得朝鲜族民俗礼仪、习俗,会用英、俄、朝鲜语和哑语讲话,从服务上也要让“东北最美高铁”名副其实。
记者在6号车厢看到,旅客大多为金发碧眼,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些旅客是乘首发列车体验的俄罗斯友人,大约70人。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俄罗斯大姐告诉记者,她是俄中友协驻珲春办事处主任,中文名字叫克光明,年到珲春工作。25年来,她见证了珲春市从一个边陲小镇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见证了珲春市开放开发的历程,目睹了中国政府对珲春市的支持和厚爱,看到了珲春市一个个项目上马建成。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连边疆地区都能建高铁通高铁,能够体验长珲城际铁路首发列车,她感到十分荣幸。
来自沙坨子边防检查站的聂先生坐在8号车厢,他把车厢内外的场景用手机拍照后发到了朋友圈,不到两分钟就有几十人点赞,与他分享快乐。聂先生说,高铁列车太豪华了,速度太快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敦化。
记者在车厢内穿梭采访,不知不觉列车驶进蛟河西站,时间为13时29分。记者来到2号车厢吃午餐,餐饮服务人员把热气腾腾的盒饭送到记者的座位前。红烧牛肉、软炸鳕鱼、清炒四角豆、炒虾仁、一碗排骨酸菜汤、一盒精致的咸菜、多半盒米饭、4个小馒头。四菜一汤非常丰盛。记者一边吃饭,一边同随车的沈阳铁路局饮食服务段副段长鲍丹攀谈起来。他介绍说,他们段是一家集列车餐饮、中式快餐工厂化生产、净菜半成品集约加工、绿色食材原料专供以及鲜食温控食品、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全国团餐20强加工企业。有大连、沈阳、长春三大餐饮加工基地,上车的冷链中式快餐严格封闭、冷冻、灭菌,上车后冷冻保存,用微波炉加热后给旅客食用,价格在40—60元。
问起列车的设计,沈阳动车段副段长陶勇向记者介绍说,列车为8节车厢的动车,5节自带动力,3节为拖车。全列为整体旋转靠背可调座椅,旅客可以调整靠背,也可以按列车行驶的方向旋转座椅前后方向。厕所分为蹲便、坐便、残疾人坐便,方便不同人群和不同的需求。电茶炉设有加温装置,让已经沸腾的水保持在70摄氏度以上,以利于旅客泡茶。长珲城际铁路一共要经过85个隧道,列车进入后自动关闭进风口,出洞时自动开启。
下午14时40分,经过3小时零5分钟的运行,列车准时到达终点长春站。
本报记者相恒波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中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