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市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驻桦甸市红石砬子镇老岭村第一书记徐世博,市环境应急管理中心工程师、驻蛟河市漂河镇青背村第一书记曾丽圆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磐石市烟筒山镇大黑山村委会和蛟河市扶贫办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徐世博
(徐世博图中)
“一过老岭岗,真是不咋样,人住马架房,牛吃搓草棒。”这曾是老岭村的真实写照。
然而,就在这5年间,老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由零收入到稳定在收入10万元以上,全村40户61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子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年老岭村成功“摘帽”,退出贫困村行列。
刚来老岭村,徐世博就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制订了“三说一兜”工作法,要求全村党员做群众思想工作时,要说三种话:一说“情话”,党员干部对群众要动真情,以情动人,以心换心。二说“实话”,要说关心人、体贴人的实在话。三说“新话”,传达新信息、新思想、新观点。“一兜”就是老百姓要办的急事、难事,如果其他党员干部办不了,则由徐世博负责兜底解决。
“三说一兜”工作法很快取得了成效,村干部走访入户吃“闭门羹”的现象逐渐消失了。经过半个月的走访,徐世博搜集了27条意见建议,他将这些意见划分类别,对症下药。
年,他牵头成立灰苏子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90公顷扩大到公顷,带动贫困群众52人,人均年增收元。通过整合村里荒地和传统低产玉米地,发展黑木耳种植60万段,村集体实现增收10万元,带动80多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元,贫困户人均分红元。
几年来,徐世博带领村“两委”班子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成效,实实在在地摆在乡亲们面前。驻村5年来,徐世博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也换来了老岭村村民的认可。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曾丽圆
年,“80后”高级工程师曾丽圆被选派到蛟河市青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行“四项职责”,带领青背村彻底摆脱了贫困,被评为吉林省“最美第一书记”。
青背村原来有一个木耳种植基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赔了6万元,严重影响了干部群众发展扶贫产业的热情和信心。曾丽圆上任后,采取“集体+种植大户”的合作经营模式,盘活了木耳种植基地。她还发挥专业特长,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当年就产出优质秋耳斤,比年翻了三倍还多。4年来,仅凭木耳基地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其经验做法被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书。
在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中,曾丽圆通过